来历: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为台湾青年在独山村扮演舞蹈。受访者供图
拿起画笔,用颜色描绘出心中的美景;访古问今,探究千年古村的每一个旮旯……
近来,2024两岸青年暑期独山艺术创造实践营活动在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焦滩乡举行。为期一周的时间里,来自清华大学、我国美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以及台北艺术大学、台北教育大学、台湾东海大学等两岸院校的50余名师生,安营在山明水秀的千年古村——独山村,展开形式多样的联合艺术创造,一同探究中华传统文明活化与传达的新形式、新途径。
独山村地处遂昌县西部,坐落九龙山麓、乌溪江岸,南宋时叶梦得曾孙叶峦迁居于此,后逐步构成村落。虽阅历千年风雨,独山村内仍保存了很多的古建筑和文明遗产,成为浙江省传统完好古村落维护研考遗迹地、活化实践地。近年来,独山村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两岸青年来到这儿沟通参访,浙江省级对台沟通基地创立作业也于今年在独山村发动。
在我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焦滩乡文明艺术开展高级顾问何春寰的引导下,两岸师生深化独山村的每一个旮旯,循着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走过的古道实地考察与调研。他们散步在古街巷弄之间,看望隆庆石牌坊、叶氏宗祠、财神庙、葆守祠等古建筑,倾听一段段历史文明故事,彼此讨论和沟通自己的所见所感。千年古村的文明沉淀,也为两岸师生供给了丰厚鲜活的构思源泉。
“咱们播音团队做了一个关于独山村的‘声响’导览图。”就读于浙江传媒学院影视与配音专业的黄子熙表明,现在与独山村有关的艺术作品多为书法、绘画等,“咱们期望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用声响的方法展示村中的文物古迹和天然风光,让更多游客可以在旅游中了解独山村的文明故事”。
来自台北艺术大学的舞蹈系研讨生在独山村的青山绿水间找到了创造构思。他们深化天然,感触山风轻抚与溪流潺潺,将所见所感融入舞蹈创造之中,用肢体言语诠释对天然之美的敬重与酷爱。来自台湾艺术大学和台北教育大学的学生使用山中的木材资源进行绘画创造,让本来抛弃的木头也变成了独山村的回忆碎片,展示出台湾青年对天然与艺术的共同了解。
为促进两岸青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学习,实践营还特别组织了构思效果展示与心得共享环节。“这是我第三次来到独山村写生,还和台湾朋友一同参加了舞蹈组的活动,舞蹈与绘画的结合让咱们愈加感触到这儿的人文气味。”我国美术学院学生金家湙说。
在何春寰看来,此次实践营活动不只是艺术创造的会集展示,更是两岸青年文明沟通与心灵交融的深入表现。“两岸年青人在艺术创造中找到共鸣点,在沟通中彼此学习、启示、交融,不只拓宽了艺术视界,更增进了彼此之间在情感、思维和文明上的了解与认同。”何春寰表明,等待两岸青年在未来创造的道路上持续携手探究、英勇前行,以愈加鲜活多元的艺术作品来展示中华文明的魅力。(左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8月27日 第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