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美国特拉华州,美国总统拜登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日本时任辅弼岸田文雄和印度总理莫迪举办了“印太战略”参加国的“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峰会。这是拜登在总统任上的最终一次此类峰会,因此具有“拜登版‘印太战略’”的“收官”意义。从拜登4年总统任期内推进“印太战略”的作用看,可谓高开低收。
结构
虽然“印太战略”是拜登从上一任特朗普政府接过来的,但“四方安全对话”这个机制是拜登就任后开端的。2021年9月,“四方安全对话”初次峰会在美国华盛顿举办。2022年5月,峰会在日本东京举办。2023年的第三次峰会原本方案在澳大利亚举办,但由于拜登因故无法参加而撤销。本年的“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峰会是第三次。
拜登版“印太战略”与上一任特朗普的显着差异之一是注重联盟的构建,加强与盟友的联络。在其就任之初的2021年2月19日,就经过参加G7视频峰会和慕尼黑安全会议的时机,一再表明“美国回来了”。
在军事联盟方面,拜登政府经过加固、重建和新建等方法,树立和完善了“2+3+4+5”的多层、复合结构的军事联盟系统。其间的“2”即美国与联盟国的两边军事联盟,如美韩、美印、美澳、美英等。在拜登的总统任期内,首要经过“2+2”(外长+防长)的方法,加强与这些盟国的联络。
“3”即美英澳“奥库斯”、美日韩、美日菲等军事联盟。2021年9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英国时任辅弼约翰逊和澳大利亚时任总理莫里森一起宣告,建立“奥库斯”联盟,首要意图是美英联合向澳大利亚供给核动力潜艇。本年4月10日,拜登正式约请日本参加“奥库斯”,并将“奥库斯”的协作拓宽到人工智能、量子技能、先进网络、高超音速技能、无人机以及电子战等范畴。
“4”即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这一机制在拜登政府期间经过两边、四边和其他多边方法频密接见会面,尤其在俄乌抵触迸发后,印度显示出更多亲美倾向,其军购也由首要面向俄罗斯改变为大力购买美国和欧洲兵器。
“5”即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组成的“五眼联盟”。与其他军事联盟不同的是,它是盎格鲁·撒克逊血缘联络联盟,侧重于情报的搜集与同享。
拜登版“印太战略”与特朗普政府的另一个显着差异是不只注重军事、外交联络,并且注重组成经济、交易,尤其是排他性供应链联盟。特朗普就任伊始即废弃上一任奥巴马组成的“跨太平洋伙伴联络协议”(TPP),而拜登在就任一年之后又组成了“印太经济架构”(IPEF)。作为“印太战略”的经济支撑和政策东西,“印太经济架构”首要由美日印澳为中心,包含韩国、文莱、印尼、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等区域国家,其针对性不言自明。
由此可见,拜登政府在任期内注重“印太战略”的结构建造,经过构建政治、军事、经济、交易的复合性结构,归纳推进“印太战略”,这是拜登版“印太战略”的重要特色。
过程
拜登政府注重构建联盟、加强与盟友联络的意图,当然不是供给“免费的午饭”,而是为了运用盟友服务于美国的霸权战略。在将盟友拉入美国的“印太战略”方面,拜登政府采取了多种手段。
一是推进“北约印太化”和“印太北约化”。“北约印太化”便是运用现有的北约组织干涉印太区域业务。2022年6月,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办的北约峰会经过的《北约2022战略概念》中,初次提及我国并将我国定性为“系统性应战”。这是2021年英国差遣“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编队、法国差遣舰机作战编队、德国差遣护卫舰赴印太区域后,北约体现出的团体干涉印太区域业务的意向。
“印太北约化”的体现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在印太区域构建相似北约的军事联盟,另一方面是将印太区域盟国拉入北约组织的活动。2022年俄乌抵触迸发以来,北约峰会现已屡次约请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领导人与会,并将四国列为“最高级别伙伴国”。与此同时,四国与北约的军事联络日益加深,屡次参加北约举办的多国联合军演。
二是鼓舞和支撑区域国家寻衅我国。最典型的便是菲律宾,菲律宾现任马科斯政府从2022年就任以来,活跃跟随美国的“印太战略”,不断在南海区域制造事端。菲律宾的胆大妄为,与美国的鼓舞、支撑密不可分。近年来,美菲两边重复重申1951年签署的《美菲一起防护公约》、1998年签署的《拜访部队协议》和2014年签署的《美菲加强防务协作协议》。2023年2月,美菲举办“2+2”(外长+防长)会议,以执行《美菲加强防务协作协议》的名义,将美军在菲律宾的基地从5个添加至9个。这一系列动作的意图,无非是为菲律宾在南海区域寻衅我国支持鼓劲。
三是推进在亚太区域布置中导系统。本年4月15日,美国太平洋陆军以参加“盾牌-2024”演习的名义,在菲律宾吕宋岛北部布置陆基中程导弹系统——“堤丰”系统。4月18日,我外交部讲话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对此表明严峻关心。“堤丰”系统是一款首要用于发射“规范-6”和“战斧”的导弹发射系统,由于之前遭到《中导公约》的约束,美国陆军研制的“准确冲击导弹”(PrSM)射程只需482公里,而新研制的长途高超音速导弹射程高达2776公里,“堤丰”系统能够补偿中心留下的空白。
2023年2月,日本宣告向美国收购50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本年9月7日,美国表明有意在日本布置中导系统,这无疑是美国将在亚太区域很多布置中导系统的信号。我国防部讲话人表明:美国推进在亚太区域布置中导是一个风险的意向,将严峻威胁区域国家安全,严峻破坏区域平和安稳,中方坚决对立,并将予以坚决反制。
作用
美国闻名地缘战略家布热津斯基以为,美国的霸权位置高度依靠盟友和联盟系统。特朗普把与盟友的联络搞得很严重,拜登虽然注重与盟友的联络,但由于年老力衰,也只能完结一届任期。客观地说,拜登政府尽全力推进“印太战略”施行,但从3次“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峰会看,其作用可谓高开低收。
任期内,拜登经过喊话、军援、赞助,打“安全牌”“爱情牌”等,必定程度上加强了美国与盟友之间的联络。美国的压力叠加俄乌抵触给北约的欧洲盟国带来的不安全感,北约成员国从29个添加到32个,国防开支到达GDP的2%以上的国家从5个添加到23个。在印太区域,日本的年度防卫费也从GDP占比低于1%增加至超越1.6%。“奥库斯”联盟从无到有,美日韩、美日菲联络愈加严密。虽然北约在日本开设办事机构的方案由于法国的对立而放置,但日本事实上成为北约在亚太区域的支点位置日益凸显出来。
在本年的“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峰会发布的简报中,仅有与区域安全相关的效果是四国海警方案于2025年在印太区域发动海上联合巡航。这一方案在执行上存在着“什么时间、以什么方法巡航”等不确认要素。
美国水兵是当今世界实力最强的水兵,但相对于美国的霸权野心来说,依然不行强壮。这些年来,美国屡次呈现水兵军力不足运用的困境。在亚太区域,就不时呈现由于中东或其他区域局势严重,差遣太平洋舰队力气奔赴援助,在亚太区域呈现航母编队布置“空窗期”的状况,这可能是此次“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峰会达到海警相关协议的原因。“四方安全对话”机制中的四国,地理位置远隔重洋,其联合巡航即使完成也不过是海上巡游,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参加此次“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峰会的四国领导人中,跟着石破茂中选并就任日本辅弼,岸田文雄现已离任。拜登抛弃竞选连任,任期所剩无几。确认持续担任国家领导人的是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和印度总理莫迪,澳大利亚现已开端改进与我国的联络。莫迪在对话会前的揭露讲话中表明:“咱们并不针对任何人。”可见其在对“印太战略”的认知和态度上,与美国存在显着差异。
“印太战略”不是始于拜登政府,也不会总算拜登政府,拜登版“印太战略”完毕了,但只需遏止我国的战略意图不变,“印太战略”就会有版别更新。但是,正如我外交部讲话人所言:任何区域建议都要适应区域大势,促进区域平和、安稳与昌盛。凑集关闭排他的“小圈子”,危害区域国家的互信与协作,与求平和、谋发展、促协作、图昌盛的亚太大势各走各路,注定走不远,更走不通。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讯学院)
吴敏文 来历:我国青年报
(来历:我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