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雪萌
4月29日,由省直机关工委主办的“宏扬劳模精力 编写时代新篇”省级劳动模范和先进作业者业绩宣讲陈述会在西宁举行。来自省直机关不同作业的2024年青海省劳动模范、先进作业者生动叙述了自己的斗争故事,现场掌声频发,高潮迭起,300多名省直机关干部职工代表用心倾听,感悟劳模精力,罗致猛进力气。
马忠海:以职责与担任书写人生篇章
在格尔木戈壁的漫天星斗下,年青的马忠海曾接连一周守在开标现场。23岁投身青海招投标作业的他不会想到,这个在青藏高原招投标作业起步期咬牙坚持的夜晚,会成为自己深耕青海项目建造浪潮的序章。
2001年,马忠海入职青海省机械设备成套局,接手青海盐湖工业集团100万吨钾肥项目。高原基建的应战随即而来:海拔3000米以上的施工现场,空气稀薄,呼吸困难。果洛、玉树等六州十八县的19个项目涣散各地,交通不便,他每周都要在弯曲高低的道路上奔走6000公里。为了抢抓夏日短短3个月的最佳工期,他和团队成员以车为家,三餐只能以饼子馒头果腹。就这样,他们在雪山与荒漠间,一点点建立起底层作业用房,让党旗在海拔4000米的草原上稳稳扎根。
现在,身为省展开和变革委员会青海诚鑫投标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的马忠海,在作业中一向据守初心。2021年,当青海诚鑫投标有限公司接受首个新动力项目时,摆在他面前的是“两层空白”难题:公共资源交易渠道没有新动力发布端口,省内也缺少相关演示文本。面临窘境,马忠海没有一点点畏缩,他带领党员主干,一头扎进会议室,接连7天,对投标文件进行重复证明。凭仗着坚决的决计和不懈的尽力,硬是压服渠道为新动力项目“开小灶”,专门架设了专属端口。现在,诚鑫公司凭仗2400亿元新动力项目署理额,占有全省55.47%的交易市场,已然成为高原绿色动力展开的有力“摆渡人”。
23年的韶光转瞬即逝,从格尔木的盐碱地到玉树的草原,从焚膏继晷的开标室到抗震救灾的现场,马忠海一步一个脚印,用芳华和汗水测量着青海的每一寸土地,继续为青海经济社会展开奉献着自己的力气。
贺明春:防汛阵线挑重担 争做新时代“应急人”
贺明春是省应急办理厅防汛抗旱处副处长,“职责重于泰山,任务艰巨深重”是他从事防汛抗旱作业多年来的座右铭。每年汛期,他和搭档们一向保持高度警戒,作业室里今夜不灭的灯火、此伏彼起的电话铃声、电脑屏幕上不断更新的监测画面,构成了他们的作业日常。
2024年汛期,青海遭受前史稀有雨情,降水强度与暴雨频次均破纪录。贺明春和搭档们接连15天驻扎省应急指挥中心,吃泡面、睡行军床,昼夜调度指挥。他们“叫应”“叫醒”底层防汛职责人8万人次,向省外来青人员精准推送危险提示短信60万余条,提早搬运危险区大众40余万人次,2764名大众因提早避险免于伤亡。
如果说防汛是常态化的战役,那么抢险救灾便是最危殆的战场。2022年8月18日,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突发千载难逢的山洪灾祸,贺明春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加入到救援部队,步行穿越泥泞山路,重复搜索河道近200公里、地步林地68万平方米,成功解救被困大众500余人。
防汛人的字典里,没有“节假日”这个词。上一年儿子过生日,贺明春因暴雨突袭失约陪儿子“浪山”的许诺。面临“这么拼,图什么”的疑问,他一向以“汛情便是指令,这是应急人的本分”作答。
贺明春深知防汛作业需科学化、准则化保证,他牵头起草《青海省防汛抗洪应急预案》《气候预警“叫应”与应急呼应联动机制》等准则。“叫应”机制处理了预警信息“最终一公里”执行难题,2024年我省初次完结气候预警与应急呼应“分钟级联动”,底层防汛抢险功率提高40%以上。
新时代防汛作业应战重重,贺明春用实际举动诠释了新时代应急人的忠实与担任,为看护青海山河安澜、大众健康奉献了自己的力气!
马文香:用心看护童心 用爱点亮幼年
马文香是一名学前教育作业者,现任省委机关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她32年据守幼教一线,用举动诠释“儿童精力的家丁”这一作业崇奉。
90时代初,当学前教育被误解为“哄娃娃”时,她已将幼儿期视为“充溢无限或许的阶段”,在自己的岗位上深耕细作、真情支付。通讯不畅的时代,二十出面的她屡次化身“暂时妈妈”,在独身宿舍用心照料没有被及时接走的孩子,这份温暖陪同成为许多人回忆中“教师妈妈”的开始容貌。
2001年,幼儿园转制引发教师部队动乱,马文香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自动使用午休时间展开事务培训,1000多学时的无偿支付,只为那句“为了孩子”的初心。
在精进专业的路上,马文香掌管参加了13项国家级、省级课题;主编参编5部专业作品,70余万字凝聚着对幼教的深度考虑;与高校协作完结教育类调研陈述4份;编撰教育经历类论文20余篇刊登宣布。一张张证书、一册册出版物见证了马文香在教育路上的斗争脚印。
更值得称道的是她创始的幼教品牌:自1993年接连至今的“冬炼百天”活动,让高原幼儿在酷寒中健旺体魄,并推行至全省100多所园所;以24节气为头绪的传统文明课程,让文明自傲的种子在童心扎根;20年如一日建立“参加式→植入式”教师培育系统,脚印广泛20多个县域,助力区域教育均衡展开;“园中园”托育班的开设,更让她成为托幼一体化的探究前锋。
32载深耕,从看护个别幼年到构建区域幼教生态,马文香完结了从“服务者”到“引领者”的跨过。她用“一棵树摇摆另一棵树”的执着,在高原幼教沃土上种出满园芳香,让每个孩子的幼年都成为生命最夸姣的初始开放。
阎军宁:攻坚克难效果丰 美丽村庄焕新颜
阎军宁是省审计厅派出审计二局四级调研员,多年来,他安身岗位,用脚步测量职责,以实干诠释担任。
在审计阵线,他是攻坚克难的“斥候”。2021年,阎军宁参加施行了兴海县首要领导干部经济职责审计项目,报送4篇研究型审计专报,推进海南藏族自治州出台《政府性债款危险应急处置预案》等相关准则。2022年,阎军宁参加了某作业糜烂案子查询作业,在留置目标拒不配合时,他从海量资猜中抽丝剥茧找到要害突破口,打破僵局。2023年,阎军宁担任《全省现代农业工业园专项审计查询》项目主审,超百页的查询陈述直指要害。
在村庄一线,他是专心为民的“领头人”。2023年,阎军宁自动请缨成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沟乡大滩村驻村第一书记。入村后,他活跃改变人物,团结村“两委”讨论展开思路和工业增长点。面临大滩村无团体建造用地、地处水源保护地的约束,阎军宁将村团体经济展开的突破口放在了新品种油菜科学栽培上,他带队调查后,选定“东油6号”油菜试种。2024年,10公顷试种田,亩产达225公斤,增产20%。之后又乘胜追击,争夺50万元项目资金,流通20公顷土地规模化栽培,置办9台农机、20吨生物肥,估计带动农户增收500至2000元。
在灾祸面前,他是大众的“主心骨”。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阎军宁连夜排查176户房子,完结48户修理加固,全村零伤亡;2024年强降雨期间,接连20天驻扎一线,搬运7户32人。
从审计现场到驻村一线,阎军宁用“缺氧不缺精力”的据守,在高原大地书写着新时代审计人的忠实与担任。
王凤:用爱护航 全力做好退役军人移送安顿作业
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总有一个身影繁忙于档案堆与方针文件之间。自2019年投身退役军人移送安顿作业以来,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移送安顿处二级主任科员王凤,用五年韶光书写着对这份作业的热忱,高质量完结了全省647名安排作业退役战士、6734名自主作业退役战士、5名伤病残战士移送安顿作业。
初入岗位时,面临专业性极强的方针法规,王凤也曾一头雾水无从下手,为了赶快适应作业、担任作业,她深钻细研相关方针法规,诲人不倦讨教领导搭档,常常深入底层、部队查询研究,从“外行人”蜕变成了方针“小灵通”。编缉起草《青海省退役军人人事档案办理使用方法》等准则文件时,她50余次往复部队与接收单位,创始“订单式”岗位服务形式,让“阳光安顿”成为青海标杆。
在底层调研中,王凤敏锐地发现州县安顿部队稳定性缺乏的问题,每年数十次奔赴一线展开事务培训。她用脚步测量职责,在20多个县域留下方针宣讲的脚印,推进处理数百个作业日子难题。
王凤是退役战士心中的“交心老大姐”。每逢“退役季”降临,不管节假日仍是深夜,她总会耐性接听一次次长达数十分钟的咨询电话,疏导化解战士的焦虑徘徊。但在人情世故面前,王凤却是出了名的“油盐不进”。面临说情打招呼,她一向严守廉洁底线:“咱们的作业或许决议他人的人生,公正比什么都重要。”2024年新年,一条感恩短信印证着她的据守:“是您让我在苍茫时找到方向,将我公正安顿到专业岗位,谢谢您!”
王凤用实际举动诠释了“退役军人之家”的温暖内在,用谨慎与温情织就了退役军人的“护航网”。
李富刚:背负科研任务 勇攀科技顶峰
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瓦里关本底站)是32个全球大气本底基准监测站中海拔最高的一座,也是仅有建立在亚欧大陆内地的大气本底基准监测站。李富刚作为我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台长、站长,多年来,带领团队一向据守初心,以做好大气本底监测为己任,不断提高我国大气本底观测事务与科研才能。
世界气候安排每两年对全球大气本底站进行一次观测质量的世界巡回标定和比对,瓦里关本底站每次都高规范到达质量办理要求,这是李富刚带领团队共同尽力的成果。
但是,李富刚对自己的要求远不止于此。他深知,科技立异是推进作业展开的不竭动力。这些年,他带领技能主干展开大气成分数据深入研究和价值发掘、温室气体监测评价要害技能研制,研制全国首个省级温室气体监测公报,编制完结青海省碳源汇剖析、高原甲烷等大气成分要素剖析等陈述。安排建成温室气体等大气成分国产化监测设备高原适应性测验渠道,活跃打造我国气候局温室气体监测规范气制造中心,推进太阳光度计等国产化设备的研制测验及一级定标中心建造,为我国大气监测设备的自主化、国产化,完结大气本底监测范畴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重要奉献。
除了科研立异,李富刚在作业中十分重视团队建造。在他的带领下,瓦里关本底站7人当选气候高层次科技立异人才方案,3人当选我国气候局青年立异团队,3人当选我国气候局大气成分观测技能专家,3人当选我国气候局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事务专班。
从青丝到青丝,李富刚一向用共产党员的初心在“地球第三极”树起科技丰碑,用据守诠释了科学家精力。这种将个人抱负融入地球家乡看护的崇高境地,正是生态文明建造征途中最闪烁的精力坐标。
张国青:据守高原四十载 信仰如磐映初心
张国青是青海省播送电视局930台台长,一名资深的广电人。40年前,当他第一次走进发射机房,面临旧式电子管乙类板调机时,便立下了“优质安全播出是生命线”的誓词,这也是他一向秉持的作业理念。
2001年除夕夜,果洛921台藏语发射机突发毛病。张国青一边研读图纸,一边长途讨教技能人员,在清晨6时播音前的最终一刻排除毛病;2003年他到差玉树920台台长时,车未停稳便接到发射机毛病音讯,他直奔机房排查,错失任职典礼却守住了“上任誓词”。在张国青的作业生计里,像这样分秒必争排除毛病的紧迫时间不计其数。
从电子管机到全固态发射机,设备更新换代,张国青的学习笔记也攒了十几本。这些记录着电路图和修理心得的笔记,成了台里的“常识宝库”。转入办理岗位后,他白日安排技能学习,晚上带我们模仿毛病演练,把自己的经历毫无保留地传给年青值机员。现在,台里年青人都能独立自主,面临突发毛病沉稳应对。
兴海县930台,天然环境恶劣,台区常常黄沙漫天,不见绿意。为了发明舒适的作业环境,张国青带着搭档们去几十公里外拉熟土,年复一年种树,春灌冬灌、剪枝打药,把“黄沙地”变成了“花园绿地”。张国青总说发射台是“我们”,常常自己带头打扫卫生、捅下水、钻地沟,用举动带动我们把台站当成家。
从青丝到青丝,张国青用无数次分秒必争的抢修、一砖一瓦的建造、一本本泛黄的笔记,诠释着高原广电人的据守:指尖跃动的是技能,心中承载的是对党和人民的许诺。他用40年韶光,刻下了一名普通劳动者对作业最长情的表白。
修改:李雪薇;
稿件来历:青海调查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历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渠道一切,未经书面答应禁止转载,违者必究!